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紅色南陽
瀏覽量:1996 時間:2018-03-08
袁家溝口伏擊戰,俘虜敵人1400余人,這場被載入史冊的戰斗,在紅二十五軍戰史上留下了濃墨華彩的一章。連綿起伏的大山,阻擋不住紅軍追求信仰的腳步,他們在這里建立鄂陜根據地,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燃起了革命的烈火。9月9日,“重走紅二十五軍長征路”聯合采訪組來到商洛市山陽縣小河口鎮的袁家溝口村。
一場伏擊戰,俘虜敵旅長
河南境內,敵人屢設包圍圈,妄圖殲滅紅軍。踏入秦嶺深山,紅軍也給敵人擺下了布袋陣。在奇襲荊紫關鎮后,紅二十五軍經過了五六百里路的艱苦行軍,趕到山陽縣袁家溝口村,然后埋伏在四周山上,靜靜等待身后緊追不舍的敵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袁家溝口兩山夾一溝的有利地形,為紅二十五軍創造了絕佳的地理環境;加上紅二十五軍初到此地嚴格執行紀律,鎮壓土豪劣紳,很快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創建了鄂陜邊區蘇維埃政府,又創造了人和優勢。最終,紅二十五軍在袁家溝口創造了戰史上經典一戰。
奇襲荊紫關后,當紅二十五軍路過漫川關附近的時候,正巧遇上向荊紫關前進的陜軍警備一旅,紅軍故意派出部隊暴露一下,便又急行軍幾天,在小河口、袁家溝口一帶停下,等待敵人上鉤。
敵人合圍撲了空,又被抄了荊紫關,正憋著一肚子氣,發現紅軍后,便跟蹤而來。敵人接受了以往幾次失敗的教訓,行動很慎重,行軍、宿營和經過山區,都要先派出部隊進行搜索,怕中埋伏,并且沿途還向群眾打聽紅軍是主力還是游擊隊。但紅軍早已贏得了民心,群眾哪有實話告訴他們,都說是游擊隊。這樣,敵人就漸漸地麻痹起來。
1935年7月1日,陜軍警備第一旅追到袁家溝口。紅二十五軍軍首長查明這一情況后,即率部隊連夜輕裝返回桃園嶺及其以東地區設伏。7月2日拂曉,在晨霧彌漫中,紅軍發現敵人正在袁家溝口村西集合,尖兵已出發向西前進。軍首長當機立斷,發出總攻擊命令。紅軍向敵密集隊形突然開火。猝不及防的槍炮聲,讓敵人立即亂作一團。在紅二十五軍的猛烈打擊下,經激烈的白刃戰,敵一部被殲,其余敵人倉皇向西南山上逃竄。在紅軍多次猛攻下,到午后,終于將敵全殲。
袁家溝口戰斗,斃敵300余人,俘獲包括旅長唐嗣桐在內的1400余人;繳獲輕重機槍40挺、長短槍1600余支。紅軍打了一場極為出色的殲滅戰。
魚水情深,紅軍哥哥回來啦
在袁家溝口村采訪時,84歲的老人何長學給我們講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紅軍故事。
一次戰斗中,紅二十五軍著名的“猴子營長”李學先左腿受傷,后來嚴重感染,首長安排他就地養傷,隱蔽在深山老林里,他先是在最偏僻、地形最復雜的張家養傷。張家嬸子將李學先安置在一個洞穴里,把坡地上收獲的一點糧食全部給李學先吃,每天由女兒張秀英負責送飯,而張家嬸子和3個女兒依靠野菜野果過日子。這期間,李學先和張秀英結下了深厚的兄妹之情。后來,李學先著急歸隊,在三個月后離開了這里。讓李學先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就是六十多年。
1997年,李學先跟隨中央電視臺《北上先鋒》拍攝組再次踏上這片結下深厚友誼的土地,當年懂事乖巧的小妹子也已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兩位七八十歲的老人相擁而泣。那感人的場面被記錄在電視里,也被記錄在《紅軍哥哥回來啦》的文章里。
在袁家溝口村,紅軍的故事還有很多。在位于村子中央的鄂陜邊區蘇維埃政府遺址上,展廳中央上方高懸著“工農專政”的紅色牌匾,那是山陽縣瓦溝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張智仁代表瓦溝群眾專為邊區政府獻的。而張智仁一家,因為父子四人為革命捐軀,在當地被人們稱為滿門忠烈。袁家溝口戰斗結束當天,全村老少都上了山,幫紅軍抬彈匣,運傷員,戰斗結束后還在村里建了一個醫院,專給傷員療養。后來紅軍離開袁家溝口,敵人瘋狂搜尋,查到誰家有人參加了紅軍,就全家殺光。有許多村民藏進了深山……“當時受了大難了,可我們的父母不后悔,為咱窮人的隊伍做出犧牲,值!”在袁家溝口村,許多村民談起紅軍,仍感慨萬千。
良好的群眾基礎,為紅二十五軍提供了兵員和后勤保障。袁家溝口村的曾兆文、曾兆祥兄弟二人帶著3個兒子一起參加了紅軍,僅袁家溝口村就先后有300多人參加紅軍。當年,整個鄂陜邊區參加紅軍的人數超過了2000人?!凹t二十五軍創建了根據地,根據地則補充和發展了紅軍隊伍。主力離開根據地前整編時,已經發展到4000人,而開始長征時僅2900多人?!迸阃覀儾稍L的商洛日報副總編輯趙有良說,長征中,其他紅軍部隊都有減員,唯獨紅二十五軍得以發展壯大,這絕對是個奇跡。
藍圖已繪就,舊貌換新顏
渾厚的大山,連綿的溝壑。高山依然還是那座高山,當年的石板房,如今已被白墻灰瓦的二層小洋樓代替;掛在房檐下那一串串金黃的玉米,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山坡上掛滿果實的板栗樹,壓彎了枝頭。
過去,袁家溝口村由于區位優勢不明顯,交通不暢,經濟一直比較落后?!敖陙?,中央十分重視革命老區建設。我們抓住歷史機遇,在袁家溝口村大力發展核桃、板栗等林果產業,另外,養殖業已初具規模?!毙『涌阪傸h委書記申俊峰說,通過產業帶動,袁家溝口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通過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等,村民也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艾F在,我們將繼續發揚長征精神,向脫貧攻堅做最后沖刺。未來,我們將把袁家溝口村打造為紅色旅游和紅色教育基地,早日建成陜南的‘小延安’?!?/p>